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临床营养科> 健康教育> 正文

健康教育

肠内营养治疗知识

发布时间:2012-12-10 11:34:35 已有 人浏览

肠内营养的优点有哪些?

答:从整体治疗效果讲,肠内营养对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状态,有着重要意

义的。

(1)更符合人体生理需要,提供安全、平衡、全面的各种营养素;

(2)利于肠粘膜细胞的生长,改善肠粘膜的渗透性,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

(4)有助于改善门静脉系统循环,改进腹腔内有关器官尤其是肠道的血液灌注与氧的供给;

(5)促进肠道激素与免疫球蛋白的释放;

(6)维持消化系统正常生理功能,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避免从体循环释放含氮废气物刺激肠粘膜细胞增殖,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7)预防肠外营养、长期禁食所引起的淤胆、肝脏损害、肠道粘膜萎缩、各种代谢紊乱、导管败血症等问题;

常见的肠内营养途径有哪些?

答:根据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时间的长短和疾病情况可选择不同的途径:

(1)短期可选用鼻胃管或鼻肠管,特点为无创,费用低,但因为管子对鼻咽部的压迫和刺激,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等并发症,适用于短期管饲营养患者。

(2)需长期管饲营养的病人可选择在胃镜辅助下经皮放置胃造口管(PEG)或直接手术放置胃造瘘管。

(3)对胃幽门梗阻或胃排空障碍、意识障碍的病人可经内镜放置空肠喂养管(PEJ)或术中直接放置空肠造瘘管。

(4)对一些无吞咽障碍,胃肠功能正常,意识清楚,食欲较差的病人也可口服均衡营养液,补充营养摄入不足部分。

肠内营养液的种类有哪些?

答:

(1)短肽或氨基酸型营养制剂:如百普力、百普素、维沃等。适用于病情较重,严重感染、持续发热,重度低蛋白血症,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较差者。因口感较差,口服较难接受。

(2)整蛋白型的营养制剂:如能全力、、瑞代、瑞素、安素或其他医用全营养素粉剂等。适用于间断发热,胃肠功能轻度障碍者。可管饲也可用于口服。

(3)医院自制匀浆膳:由营养(医)师选用常用食物如肉、蛋、奶、菜、油脂、医用营养素等,根据病情特点,灵活调配各种营养素用量,开具营养处方,医院营养科规范制作而成。可用于需要肠内营养治疗的住院患者,营养(医)师每日查房,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可管饲也可用于口服。

(4)家庭自制匀浆膳和医用商品型匀浆膳:应由营养(医)师开具营养处方,指导营养素的用量和制作方法,定期营养门诊随访。适用于病情稳定,胃肠功能正常的管饲病人,也可口服。

哪些病人需要管饲膳食?

答:通过营养管为病人输注营养液,为肠内营养治疗的常用途径,统称为管饲膳食。适用于各种原因不能经口进食或经口进食量较少的患者,必须通过建立管饲途径补充足够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机体生命活动。

主要适应症有:

(1)因咀嚼吞咽困难,不能经口摄食,如头面部外伤、头、颈部手术或经放射

治疗而致咀嚼困难,食管、胃手术后或食管黏膜被强碱损伤、颜面烧伤等。

(2)严重昏迷、失去知觉(如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

(3)病人处于营养缺乏状态,急需增进营养,但又食欲不振,不能口服充分的食物以满足营养需要时,如年老衰弱、严重烧伤、肿瘤切除后采用化疗的病人等,可用管喂补充口服饮食的不足。

如何选择营养液?

答:不是所有的管饲患者都可以用一种营养液,应由营养医师或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胃肠道的功能选择适合的营养液配方,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液的种类和用量,家庭管饲营养者应在营养门诊定期随诊。

管饲营养液每日用量该如何把握?

答:根据病情不同,只要存在胃肠功能,及早给予肠内营养,用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热量密度由低到高,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要部分,由肠外营养进行补充。

具体方法:

分次推注:营养治疗原则为少量多餐,即用注射器一次给与营养液50-400ml,每日6-8次。

间歇性重力滴注:即将输注管与喂养管相连,缓慢滴注,每次持续30-60分钟或更长时间,每次250-500ml,每日4-6次。

持续重力滴注:对胃肠功能较差的病人可选择持续重力滴注。

经营养泵连续性输注:用于危重病人,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能够更准确地控制输注速度,记录营养液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