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教育 > 科普知识 > 正文

健康教育

预约就诊

GO

请实名制预约就诊。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祝您身体健康!

在线咨询

科普知识

青光眼的误区

已有 人浏览

青光眼的误区

误区一:青光眼可以治愈

事实上:目前青光眼不能治愈,但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

误区二:只有老年人会得青光眼

事实上:尽管青光眼患者常常是老年人,但从婴儿到老年人均可患病,而且多为终身。

误区三:青光眼的症状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在大多数病例中,青光眼没有症状,因此可能直至晚期才被发现。

误区四: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伤可以恢复

事实上:青光眼造成的后果是不可逆的。一旦造成视力损伤,就不能恢复。

误区五:全球仅有小部分失明是由青光眼造成的

事实上: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性致盲的首要病因。

何为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常见的威胁视神经及视觉功能的眼病。视神经随时间受损,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将更为困难。最终的结果是永久性的视力丧失。

世界上有多少青光眼患者?

全球约有60%的青光眼患者分布在亚洲。我国青光眼的患病率约为2%,致盲率为22.7%,占失明总人数的8.8%。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920万人患青光眼,其中55%至少单眼失明,18.1%双眼失明。

哪些人容易患青光眼?

1.高龄(60岁以上的人群):相比40几岁的人群,青光眼的发病率要高四到十几倍。

2.有家族史的病人:

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患者直系亲属中,10-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有研究显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一级亲属患病风险为10%。

3.糖尿病患者: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青光眼几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12倍。

4.种族特点:

某些种族,拉丁裔/西班牙裔或非洲裔血统存在患病风险,亚洲裔是所有种族中闭角型青光眼发生风险最高的种族。

青光眼的分类有哪些?

1.原发性青光眼:

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房水排出的角度不会太窄,但不能有效排出。

2)闭角型青光眼(ACG):眼睛周围房水排出网络堵塞,当房水不能排出但产生增多时,眼压会迅速上升。

2.继发性青光眼。

3.先天性青光眼。

青光眼有症状吗?

疾病早期可以有明显的症状,易被忽略,往往病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甚至到了晚期致盲才发现。

1.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除少数患者在眼压升高时出现雾视、眼胀外,多数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常常直到晚期,视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时才发觉。

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包括严重眼痛、眼红、视力模糊、晕眩、严重头痛、恶心、腹痛、呕吐。

青光眼的检查项目

眼压、眼底、视野和房角检查是青光眼的基本检查。此外,医生还可能采用其他设备对您进行其他的眼部检查。您要记得,无论何种检查,解读检查报告,都务必咨询医生。

青光眼该如何治疗?

青光眼治疗的目的是保存患者的视功能,而治疗方法主要是降低眼压,因为:

1.眼压升高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并且是唯一可控的因素。

2.良好的控制眼压可降低视神经损害的风险并减缓病情进展。

3.降低眼压是唯一被证实可防止青光眼致盲的干预方法。

4.降低眼压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激光和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

1.在早期治疗中,医生可能会给您使用滴眼液,滴眼液可以通过促进房水排出或减少眼睛房水生成而发挥作用。

2.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改变您的药物或剂量,并不一定意味着您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可能是考虑减少药物副作用或是之前药物作用减弱。

3.如果滴眼液或者药物不足以降低眼压,不能控制病情进展,医生可能会对您进行手术。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健康饮食,心态平和

1)青光眼患者要注意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宜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切忌暴饮暴食。

2)戒烟、酒、浓茶、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要注意吸烟对青光眼病人尤其有害。

3)适当控制饮水量,一次饮水量不宜超过500mL,可以分多次饮用。24小时饮水量不能超过2000mL。

4)保持愉悦情绪,学会控制自身情绪,避免过于激动。

2.科学作息,合理运动

1)青光眼患者要注意科学作息及睡眠充足,对于睡眠质量较差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采取食疗的方式改善睡眠,不宜使用安定等药物,以免导致眼压上升。

2)避免劳逸无度,但可适当从事体力劳动,以减轻大脑负担,同时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放松身心。

3.青光眼患者的特别注意事项

1)青光眼患者要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电影,避免长时间低头,不要随意按摩或碰撞术眼。

2)看电视时建议室内开大灯。

3)避免在暗室久留(如电影院),上衣领不宜过紧。

4)当有术眼胀痛、头痛、分泌物多、恶心、呕吐伴视力障碍时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5)手术后应注意非手术眼有无青光眼发作症状,一旦有情况请及时就医。

文/眼科 尤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