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常识
您今年体检了吗?
每年的年初,许多单位都会把体检当做福利送给员工。子女也会催促父母做次体检,图个安心。但常规体检项目能察觉出的异常有限,我们还应该根据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为常规体检套餐做个“加法”。
如何选择适合您的体检项目?
增加项目的选定原则有三条主线:心血管系统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内分泌系统检查,包括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催乳素、黄体脂酮素和雌激素、睾酮等;肿瘤指标检查,包括各类肿瘤标志物。
具体说来,体检套餐可以按照年龄、性别、职业来做不同的加法。
按年龄
每10年做一次加法。
年龄越大,患各种退化性疾病,如骨关节炎、帕金森病等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要逐年增加骨关节、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标志物等检查项目,或在往年检查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检查深度。
>50岁:如果空腹血糖略有升高,最好加上胰岛素释放检查、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同时观察眼底有无渗出。
>60岁:应把神经内科作为必查项目,同时做B超、经颅多普勒、脑电图、眼底照相以及血糖、血流变和肝肾功能检查,再结合检查情况,酌情增加CT等相关检查。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吸烟的人,应把静态和运动心电图列为每年必查项目。
老年男性还应每年检查前列腺,更年期女性每年测一次激素水平。
按性别
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如乳腺癌筛查、妇科检查及宫颈涂片检查等。
50岁以后,建议每5年检查1次促甲状腺素(TSH),约15%的中老年女性会出现无症状的促甲状腺素偏高现象,少数人会出现疲倦、浑身浮肿等临床症状。
65岁以上的女性,还应每年检查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症,未满65岁但有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停经女性也应咨询医生是否做骨密度检查。
按职业
教师:说话多、站立时间长,可能患有慢性咽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因此要做五官科检查和骨密度检测。
机关干部和企业白领:久坐少动、心理压力大,身心都处于疲劳状态,甚至有人已经被高血压、脂肪肝、颈椎病、眼病等疾病缠上,不能忽视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检查,必要时进行心理测试。40岁以上白领男性:应加查肛门指诊,以便尽早发现直肠肿物。50岁以后:每年做1次粪便隐血检查和肛门指检,每5年做1次直肠镜检查,每10年做1次大肠镜或大肠钡剂检查,以积极预防直肠癌。
经常盯着电脑的人:最好定期测量眼压,还要留意有没有干眼症。
体检前饮食注意哪些?
建议1:体检前3天避免油腻饮食。油腻饮食会使甘油三酯明显升高,甚至出现“猪油色”血液(即乳糜状),影响肝功能等多项检查的准确性。大量高蛋白食物会使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数值升高,造成肾功能出现问题的假象。
建议2:验大便前一两天,要忌食菠菜和猪肝,忌食辛辣食物。检测前一两天吃菠菜、动物血制品以及猪肝等食物,或刷牙时误吞牙龈渗出的血,以及有痔疮的人如厕太用力,都可能使检测结果为假“阳性”。
建议3:体检前3天不能大量饮酒,体检前一天一定不要饮酒。饮酒会影响甘油三酯、转氨酶和尿酸等指标的结果,还可能促使血压改变,心跳加快,诱发心律不齐,降低心电图、脑血流图的准确性。
建议4:空腹抽血最好在早上7点半到8点半之间进行,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不要进食。空腹时间不对,会导致血糖值失真,如果空腹时间过长,甘油三酯浓度也会升高。
建议5:体检前一天晚上不要大量饮水,特别是晚上零点以后。体检当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但最好控制在50~100毫升以内。体检前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导致血糖、血脂、血黏度等检测出现误差。但慢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不要怕影响体检结果刻意不吃。
大家对待体检报告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有3个方面:
1.过于担心问题指标
体检结果一旦出现问题,有些人就会恐慌,担心自己得了什么病。重视体检结果没错,但不要过度紧张,个别项目偶尔一次不在正常范围内,不见得就是疾病,一定先要咨询医生。
2.对体检结果无动于衷
一般情况下,体验中心会把问题指标清楚地列在体检报告的首页,让人们及时发现问题,但很多人对此置之不理。即使是没有问题的体检报告也要好好看看,当某项化验结果接近正常值上下限时,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及时调整生活习惯。
3.不留体检报告
建议大家把近些年的体检报告妥善保存,方便观察身体指标的变化,特别是体检时查出体内有包块的人,每年都要比较包块大小,清楚其生长速度,对判断其性质很关键。
注意这些问题,才能让体检不白做,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定期健康检查,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健康“参考值”。建立自己的长期健康档案,不单是自身健康状况的指标,也是医生行医判断的重要数据。
文/体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