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风采】洞察肤理 精研医术——记平谷区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王哲
1991年毕业后, 王哲被分配到平谷区医院皮肤科工作。从医近30年,他工作认真、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精研医术,开展各项新技术。他带领着皮科全体医护人员,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王哲初到平谷区医院工作时,当时的皮科只有一名医生,一个诊室,一个治疗室,日门诊量30人左右。人员稀少,设备短缺,远远不能满足平谷区皮肤病患者的就医需求。皮肤病学深奥宽泛,病种繁多,王哲明白,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潜心学习,努力钻研,一定要做一名让患者满意的皮肤科医生。
1992年,他到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进修学习。在那里,老协和人渊博的知识和治疗疾病的执着,对医疗工作的严谨,对复杂临床病情不断探索的精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感染了他。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皮肤病专业理论知识,珍惜每一天在那里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门急诊值班、治疗室操作及病房管理等工作。一年后学成归来,王哲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工作中,先后开展了真菌镜检及电烧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他逐步意识到皮肤病大多为慢性病,复发率较高,而祖国医学——中医对治疗慢性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进而产生了学习中医的念头。业余时间,他勤学古籍,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科毕业证书。为获得中医执业资格,也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他先后参加了中医执业助理资格考试及中医执业资格考试,均一次性通过,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中医执业资格证书。
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中医理论及实践,2006年,王哲申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进修,系统学习了赵炳南学术思想,领略了陈彤云、陈凯、邓丙戌、王萍等中医专家的风采,进一步奠定了他在中医皮肤病学理论领域的基础。在临床工作中,他不但要熟知近代医学的治疗手段,而且善于运用祖国医学之特长,结合中医皮肤病学理论基础,两者互补、各取所长,在治疗常见的皮肤病上,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多年来,王哲通过自己的努力,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形成了自己一套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对于病人的诊治,王哲谈到:“要善于辩证地看皮肤损害,皮肤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任何一种外界环境的变化均可能对皮肤造成影响,引起皮肤改变,如冬季干燥环境易患瘙痒症,夏季潮湿环境易患湿疹。皮肤与机体内部器官也存在紧密联系,皮肤的异常变化通常是机体内部病变的‘报警器’,皮损的出现可伴随内部器官的改变,如糖尿病患者易患足癣,梅毒患者头发可能呈斑秃样改变等。因此,一名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要善于识别皮损,从皮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皮科门诊曾有一位女性跖疣患者,反复冷冻治疗十余次,每次治疗后都痛苦不堪,却始终疗效欠佳,她觉得痊愈无望,后来辗转找到了王哲。王哲采用冷冻治疗7天后加中药泡洗的治疗方法,患者用药3周后皮损消失,至今未再复发,他精湛的医术得到了患者的称赞。
据王哲主任回忆,在十余年前的一个下午,有一位从急诊外科转到皮肤科的女性患者,她在下地干活时左小腿被不明物体碰了一下后感觉疼痛,急诊外科医生怀疑为蛇咬伤,但不确定是否为毒蛇。王哲仔细观察患者伤口后断定为毒蛇咬伤,需要马上去市级医院诊治。两天后,患者家属专程来医院表示感谢,对王哲说:“太感谢您了,市里大夫说如再晚点,就有生命危险了。”
除了医术精湛外,王哲还乐善好施,勇于担当。他回忆,曾有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来门诊就诊,进入诊室后立即关上了门,并小心翼翼地用极小的声音向王哲求助。原来小伙子深陷传销窝点,失去了自由,假借看病为由才得以出来,但诊室外有人盯着。望着小伙子焦急求助的眼神,王哲机智地帮小伙子脱了险。后来他们成为了朋友,每逢春节,小伙子都会从江西打来电话,向他表示感谢。
30年来,王哲从未放慢学习的脚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自2008年主持科室工作以来,他带领全科人员先后开展了敏筛过敏原检测、半导体激光、黑光治疗、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调Q激光治疗、光动力治疗及皮肤镜等新的项目,皮肤科的发展逐渐进入了快车道,门诊量逐年递增,年门诊量5万人以上。科室团队也不断壮大,从最初的只有一名医生到现在的医护人员8名,其中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各1名,主治医师3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王哲说:“皮肤科疾病种类繁多,看似不起眼,但其实是关乎着整个身体的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皮肤美容、皮肤健康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所以作为科室主任,责任重大,要努力精研医术,带领科室人员全面发展,把科室做强做大。”
2007年,王哲参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燕京医学院教学工作,从教学干事到教研室主任,他对教学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坚持教学相长,促进了临床技能的提高。他总是教导他的学生:“行医者,要有一颗高尚的心,不仅要尽自己所能为病人诊治,还要让病人少走弯路,要多为病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