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健康教育

脑卒中康复的七个误区

发布时间:2023-09-14 16:48:54 已有 人浏览

随着康复观念及卒中单元在我国的普及,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但由于患者或家属对脑卒中后康复的认识不足,在康复过程中存在误区,选择了错误的方式,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进程,反而加重了功能障碍甚至造成继发性损伤。下面,就让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陈千一带您了解一下脑卒中后康复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康复是后期的工作,早期是可有可无的

部分患者及家属由于对康复了解不够,认为康复是后期的工作,早期是可有可无的,往往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机,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其实偏瘫的康复宜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在不影响患者的抢救措施的前提下应尽早进行。脑梗死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障碍症状不再发展24h后,脑出血可稍推迟至7天左右,即可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床边康复治疗。

最佳康复开始时间为14天以内。提倡康复的早期介入并未否定药物治疗的作用,提倡的是药物与康复并施,也就是康复的早期介入, 这样对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形成、提高肢体运动能力等方面起到非常关健的作用。

误区二:认为康复不过是按摩、活动肢体,家属完全能胜任此工作

康复是很复杂、很细致的工作,康复细节往往决定患者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康复治疗有其严格的工作流程,康复的内容多样,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文体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护理、吞咽障碍训练、认知障碍训练等。如运动治疗,其手法多种,患者运动模式所处分期不同,治疗手法选择和组合也不同。家属是不能胜任此工作的,也不是一两台机器所能代替的。

误区三:急于求成,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

有些患者和家属心急,患肢略能动就迫不及待地由几人牵着拉着开始进行走路或爬楼梯的强化训练,此方法不可取。康复治疗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强调三级平衡:坐位、坐位平衡;站立、站立平衡;行走、行走平衡。如漠视患者运动模式所处的阶段,让坐位平衡不能保持的患者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极易损伤肩、膝、踝等关节,引起疼痛的发生,加剧错误运动模式的强化,增加患者运动的耗能,让患者对康复训练有恐惧心理、抵触情绪,导致系统训练的停滞。

误区四:急性卧床期宜休息不能动

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是脑卒中治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常被临床医师和家属忽视,而强调静卧不动。其实即便是大面积脑出血、重度脑梗死及偏瘫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昏迷不醒患者也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如偏瘫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体位的被动转换、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康复治疗,可以预防褥疮,避免或减少痉挛并发症的发生,为日后全面的功能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误区五:过分依赖医生或家属被动训练

有些患者病后心理波动较大,变得敏感而脆弱,对医生和家属过分依赖,缺乏康复训练的主动性,认为医生的手法、针灸才是治疗,自身的主动训练是没用的。其实对脑卒中患者而言,主动训练比被动训练效果更佳。脑卒中康复治疗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的过程,是调动剩余脑组织功能的重组和强化残余功能,增强代偿能力,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将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康复提倡自我护理及训练,形成习惯才能加快和巩固康复效果。患者出院后仍应坚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持续地进行神经康复锻炼活动,巩固已取得的康复成果,进一步提高活动功能、交流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误区六:将康复训练与针炙、推拿及理疗混为一谈

一些患者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康复训练就是针炙、推拿及理疗,将它们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理论、手法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很大不同,互为补充。

误区七:康复训练只是肢体的锻炼

肢体的功能恢复只是康复训练内容的一部分,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治疗等,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康复医学科拥有成熟的脑卒中康复治疗经验,欢迎有需求的患者前来咨询。

咨询电话:89992202

康复医学科门诊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四全天,周五上午。

康复医学科门诊出诊地点:门诊楼二层269诊室。

文/康复医学科  陈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