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科室动态

尊重病人就是尊重自己 爱护病人就是爱护医院

发布时间:2012-12-10 14:25:42 已有 人浏览

2012年4月11日,平谷区医院召开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大会。以下为呼吸一病区护士长李永红就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动员大会精神,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做的大会表态发言:


如同各种服务行业一样,医院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关注。 所以“医生只要把病治好,病人就会满意”的观点是错误的。作为医院,能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医疗技术的提高外,还取决于能否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真正为病人着想、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2010年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旨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提供满意服务,在基础护理方面,我们将患者在医院中的护理分为八大项,包括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安全管理、皮肤护理、管路护理、卧床病人协助大小便等。每天在完成治疗的同时,增加了洗头、洗脚、喂饭、翻身、拍背、打开水等病人生活护理。对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健康教育,从入院直到出院,护士们始终和患者及家属们进行温馨地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解惑答疑。对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协助他们定时翻身、拍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认真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

为了提高服务态度,护理部开展了“六六六”活动,包括入院时的六个一,即一张热情的脸,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份入院告知书,一份住院须知手册,一份住院饮食指南,一张舒适的床单位。出院时的六个一,即一句出院关照,一份出院结账流程单,一个详细的出院指导卡,一张完整的住院费用清单,一次出院护送,一张满意度调查表。文明服务六声,即治疗时有称呼声,与患者合作有谢声,操作失误时有歉声,巡视病员接听电话有问候声,遇人询问有答声,说话走路关门要轻声。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使我们真正和患者拉近了距离,医护人员的冷面孔消失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形成了。

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每个护士一天要走40-50里路,但当看着患者舒适地躺在整洁的病床上,医患关系和谐,大家心情都很愉悦。

上午是治疗最繁忙的时候,我们由过去的呼叫器响了、家属或患者呼叫后才能见到护士,转变成现在的护士不断巡视病房,主动及时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患者们越来越信任护士了。我们对病人的称谓也由以前的几床或某某某,转变成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张老、李老,病人听起来觉得亲切,有犹如在家的感觉。在沟通和交流中,我们增进医患感情,减少了矛盾,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中午我们主动为没有家属送饭或仍在进行输液的病人送餐至床旁,积极询问病人对饮食是否满意,针对病人意见,和营养科联系,做出相应改进。

下午我们会为卧床的病人擦洗,刚开始时许多病人不好意思或怕着凉,或怕收费,不让我们为他耐心地解释,免费提供洗发液、电们洗头、洗澡、擦身,我们会亲切吹风,告诉他们,提供这些服务,医院都是免费的,打消了患者的顾虑,病人渐渐接受了。医院为科室配备了器械,增加了人力。我们由过去侧重于治疗性护理,转变成在完成治疗的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在病人教育方面,看病不仅仅是诊断治疗的过程,它越来越成为病人教育的过程,医生、护士是病人最好的老师。病人早已不再是被动接受治疗的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有参与权和知情权,充分尊重他们的权利,病人的满意度才会提高。病人教育是尊重病人知情权的一种体现。充分与病人沟通,对病人进行教育,将用药、辅助检查相关知识全面告诉病人,病人才会遵守医嘱。现在,科室针对每位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饮食处方,发放口服药单,静脉输液卡,并讲解药物作用。

在安全教育方面,我们为每一位住院患者都进行危险意识评分,发放防跌倒、防坠床标识,护士耐心讲解相关知识。去年我科发生了一起家属陪伴下病人跌倒事件,因为护士事先做了宣教,家属非常理解,未发生纠纷。

我科收治的病人大多为老年患者,他们中经常有带胃管和尿管回家的病人,因为每月需要更换一次,如果家属带其到医院,没有3-4个家属不成,病人也要承受路途颠簸,我科利用下班时间到其家里为老人更换,家属非常感谢。病人也就成了我们的“老客户”。

在开展优质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中,我们获得了病人的好评,但仍需继续努力,尽力做到住院病人少陪护,陪而不护,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好,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取得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患者满意的效果。

医院是一个集体,是一个组织,我是大家庭里的一分子。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建立“以院为家”“与医院共荣辱”的思想。既然医院是大“家”,家里来了客人,家庭成员就要尊重客人并热情接待客人。对客人的喝斥、无礼、冷漠和怠慢,都是对医院这个大“家”的侮辱和不尊重。家有家规,每一分子都要遵守规章制度;家的兴隆,靠每一分子齐心协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科室管理者,我要积极配合科主任工作,带领全科同事努力工作,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呼吸科 李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