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平谷区医疗品牌培育学科】神经内科:脑梗死溶栓
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神经内科历经二十载的稳健发展与不懈探索,已发展成为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科室汇聚了一批高素质人才组成了一支高水平医疗团队,配备了脑电图、肌电图、经颅磁刺激仪等先进设备。可开展脑血管病、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癫痫、头痛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领域,神经内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构建起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实现了从诊断到治疗的高效无缝衔接,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脑梗死溶栓是平谷区医院的医疗品牌,神经内科是平谷区的品牌培育学科。
神经内科在脑卒中诊疗领域的重大飞跃,始于2016年率先引入并成功实践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疗法。2018年,科室被授牌成立“平谷区脑卒中中心”,标志着其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得到认可。2020年,科室再获殊荣,被授予 “卒中防治中心”的称号。为了不断突破救治时效的极限,2022年神经内科率先开展了醒后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突破了传统4.5小时溶栓时间窗的限制,为更多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机会。同时,科室紧跟医学影像技术前沿,开展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TA、CTP多模影像筛查,通过精准的影像学评估,为发病6-24小时时间窗内的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动脉取栓治疗。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联合,组建了高效的急诊取栓团队,其动脉取栓手术量逐年稳步增长,标志着科室在复杂脑卒中救治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京东地区少数同时掌握静脉溶栓与动脉取栓“双资质”的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的技术实力与救治成效备受瞩目。连续八年蝉联“北京市优秀静脉溶栓单位”,并再次入围北京市脑卒中急救地图,成为平谷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医院,神经内科在全市82家卒中中心中的排名稳步提升至第16位,这些成就不仅是科室团队辛勤耕耘的结晶,更是对神经内科在脑卒中诊疗领域不懈探索与卓越贡献的最高赞誉。
神经内科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深度融入国内外临床研究的广阔舞台。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携手,作为脑出血降压治疗的INTERACT研究的分中心;与天坛医院并肩作战,在CHANCE研究中担当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的先锋角色;更跨越国界,与澳大利亚乔治中心紧密合作,圆满完成了HeadPost研究的病人招募与随访任务,展现了国际合作的广阔视野与深厚实力。在院际合作方面,神经内科同样不遗余力,与宣武医院、天坛医院等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在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深度协作。尤其是在缺血性脑卒中这一紧急而关键的救治领域,神经内科团队始终坚守在24小时黄金救治时间的前沿阵地。设立了专门的绿色通道值班制度,确保急诊医生一旦发现新发卒中患者,能够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呼叫神经内科专科医生迅速介入。同时,急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检验科及住院处等多部门紧密联动,形成高效协同的救治网络,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这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救治体系,正是神经内科人对于患者生命安全的坚定承诺与不懈追求。
近年来,依托我院放射科先进的影像学评估手段、顶尖的设备配置及前沿的治疗策略,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开通了24小时绿色通道血管评估服务。国家工程院吉训明院士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常压高流量吸氧联合静脉溶栓,以及宣武医院郝俊巍副院长牵头的扩大时间窗的溶栓治疗,极大地拓宽了24小时内卒中患者早期救治的深度和广度。日前,还成功引入了吉训明院士的卒中后缺血预适应疗法,针对相对较重的患者,应用缺血预适应来预防卒中后相关肺炎的发生,实现了治疗过程的精细化与个性化。此外,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迅速启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计划,将康复训练、中医针灸、高压氧疗法及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等多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以患者为中心,时间就是大脑”是神经内科始终坚持的服务理念。科室严格质控,定期召开医疗质控会,优化诊疗流程,打造多学科协作的卒中诊疗单元。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医院的深度合作,神经内科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增强了区域间的协同创新能力。在区卫生健康委的统筹安排下,成立了平谷区脑卒中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卒中救治体系,加强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效率。
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神经内科将继续紧跟学科前沿,充分利用5G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院前、院内、院后一体化的急性卒中救治网络。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再接再厉,以爱心和责任心为百姓筑起健康屏障,为建设健康平谷贡献力量。
品牌培育学科指导专家:吉训明,主任医师,教授,脑卒中知名专家,神经病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卒中抢救中心主任、中国老年健康促进工程和国家百万卒中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获国家“创先争优奖”。在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在脑动脉和静脉卒中领域进行了系统创新性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柳叶刀神经 (Lancet Neurology)和自然(Nature)等期刊,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Brain Circulation、Neuroprotection、和Conditioning Medicine杂志主编。获发明专利授权8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和吴阶平医学创新奖。
品牌培育学科指导专家:郝峻巍,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 神经内科主任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学部主任,北京市卒中诊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主任,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脑损伤评价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8),第九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得者(2022),第二十四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获得者(2023)。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教材第9版主编,全国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神经病学》主编。
擅长:神经免疫疾病,包括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性脑炎等的诊断与治疗。
品牌培育学科指导专家:张拥波,主任医师,教授,神经病学博士,美国迈阿密大学医学院脑血管病中心博士后,神经病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友谊医院神经疾病中心副主任兼神经内科副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生化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疾病预防与脑健康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重症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卒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基金。
专长: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头晕、晕厥、头痛及睡眠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
品牌培育学科主任:陈奕菲,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额颞叶痴呆级相关疾病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市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疾病预防与脑健康专委会常委兼秘书,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委,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脑血管病,神经重症,眩晕疾病,神经心理,癫痫等诊疗工作。
品牌培育学科副主任:李佳艳,主任医师,教学组长,神经内科主任助理
北京市平谷区慢病防治与老年学会专委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主持及参与院内及上级医院合作课题多项,曾发表多篇核心期刊文章。
擅长: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治,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静脉溶栓治疗。
品牌培育学科副主任:张春鹏,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助理
平谷区脑卒中质控中心副主任。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疾病预防与脑健康分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障碍分会委员。
擅长:脑血管病、睡眠障碍疾病,对痴呆、头晕、头痛、运动障碍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