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隐形的健康杀手”——骨质疏松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于男性,女性约为33%,男性约为20%。每年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高达890万,也就是每3秒就有一位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我国骨质疏松患者高达9000万。老年骨折患者超过30%都与骨质疏松有关,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越来越成为公共的卫生问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症状?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临床表现极为隐匿,这也是它被称之为“隐形杀手”的原因。
骨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如腰酸背痛。初期是从安静状态转为活动时出现,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其他表现如个子变矮、驼背、牙齿松动、走路不稳、呼吸不畅等。当然,部分骨质疏松患者平时可无明显不适,直至发生脆性骨折才被诊断。
(正常骨质和骨质疏松图片对比,右图可见骨小梁明显出现稀疏的表现)
骨质疏松是怎样发生的?
把人的骨骼比作一座大厦,盖大厦的主要材料是钙、骨胶原等,如果盖大厦的工人与拆大厦的工人同时在工作,“盖大厦”的是成骨细胞(促进骨骼形成),“拆大厦”的是破骨细胞(破坏旧骨骼)。
通常,在35岁以前人体成骨细胞的作用明显强于破骨细胞,骨骼生长迅速而损耗少。此时,骨形成大于骨丢失,人们通过合理补钙、坚持运动等,能很好地促进骨骼生长,使自己在35岁左右拥有尽可能高的峰值骨量。然而,过了35岁以后,人的骨骼生长速度就开始减慢了。特别是步入中老年以后,随着人体成骨细胞的活性越来越差,破骨细胞的作用会逐渐居上,且越来越强,导致骨形成少于骨丢失。
哪些人容易骨质疏松?
人体骨骼量的储存犹如“骨骼银行”一样。大概35岁左右达到身体“骨骼银行”的峰值,如同往银行存钱和取钱的过程,年轻时存储骨量多一些,年老骨质疏松就会少一些,往“骨骼银行”存款太少的人和“骨骼银行”支出过多的人比较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那么,哪些人容易骨质疏松呢?
1.缺乏钙剂、胶原蛋白、维生素D等营养缺乏人群;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过量饮酒、吸烟、饮浓茶和咖啡等人群;
3.缺乏运动的人群;
4.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甲亢、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
5.有骨质疏松或脆性骨折家族史;
6.绝经后女性。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趁年轻为自己给“骨骼银行”做投资,增加存款。有两个关键时期要把握,第一是婴幼儿时期,也就是2岁以内,这是人生第一次生长高峰期;第二是青春发育期,也就是10-20岁,这是人生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这两个时期决定“骨骼银行”存款的峰值。要补充充足的钙剂和胶原蛋白,多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促进钙吸收,适量的无氧和力量运动,多晒太阳利于维生素D形成,保持充足的睡眠。
2.减少“骨骼银行”的支出,包括合适的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哪些人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
1.绝经后的女性、老年人和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都可以适当使用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增加骨密度值来降低骨折的风险。
2.骨质疏松症的“杀手锏”是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多见于脊柱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及生存质量,此类人群需要合理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文/骨科中心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