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科室动态

走过十年 ——记平谷区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4-04-02 15:15:27 已有 人浏览

 2014年3月6在平谷区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立10周年之际,ICU组织召开了“神经重症患者的早期镇痛与镇静”学术研讨会。天坛医院院长周建新教授,大兴、怀柔、顺义、密云等区县医院ICU主任,我院王建云、张保华副院长及ICU同仁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王建云副院长结合我院ICU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ICU的作用和价值。周建新教授给大家深入简出地讲解了神经重症患者的早期镇痛与镇静的意义、现状及2013年指南解读,让我们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同时,更加深了对早期镇痛镇静的理解。会上还分享了大兴、密云等医院的神经重症患者的治疗病例,参会人员积极互动,专家释疑解惑,真正做到了专家与临床医生的零距离接触,大会在激烈地讨论、学习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平谷区医院ICU成立至今已经走过十年。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ICU迎来10岁生日,让人不禁想起了十年前,ICU刚刚建立时的情景。2004年,ICU病房就在住院部2脑外科病房的东隅,消防通道口的附近,夹隔了几间病房建成一个科室:3间病房、6张床位、1间治疗室还兼作处置室、1间值班室,过道儿就是办公室,只有2台PB760呼吸机、1台熊1000呼吸机、6台监护仪、1台除颤仪、1台心电图机、1台血气分析仪,4名医生、9名护士。当时,我们很幸运,因为医院把我们作为医院的最后战斗堡垒,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了危重病人的救治、心脏外科手术的术后监护工作,以及其他外科大手术后的监护等等。可以说没有那时的ICU,就不会有现在重症监护的发展。

十年的时间里,我们曾一起走过往昔,奋斗的汗水刚刚拭去,然而现在ICU拥有17张床、9名医生、23名护士。十年的时间里,ICU犹如一颗种子扎根发芽如今已抽出茁壮的枝条,犹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长成一个雏鷹展翅的少年。十年的时间里,当初青涩未褪的脸庞,如今已多了一份坚毅、一份淡定、一份稳重。十年的时间里,多少人融入ICU,而后又满载着收获离开,他们就像蒲公英一样,在新的岗位上绽放自己的光彩。

追梦的路上,多少道美丽风景,曾经在我们眼前闪过,多少名患者在我们手中得以“重生”,人心齐、泰山移,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奋斗历程,ICU团队就是一个大家庭,和谐、共进。一滴水飘不起纸片,大海上能航行轮船和军舰;一棵孤树不顶用,一片树林挡狂风。

重症监护病房又称为ICU,她是现代化医院内的一种特殊医疗机构,是医院现代化的崭新标志。十年前,许多人对ICU可能会很陌生,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ICU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为医院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ICU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勤勤恳恳的付出,最终获得医疗同行的支持和认可,也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尊重。今天,医院里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地方,从医院这棵参天大树的一枝,就可以看到医院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而这种变化,无不充满着每一个ICU人的智慧、坚强和对这一神圣职业的无比热爱。随着医院的发展,危重病人的增多,国家对重症医学发展的重视,在医院的各种评审检查中,ICU的医疗护理水平成了医院整体水平的标志之一。2011年医院崭新的病房大楼建成后,ICU功能和人员得到了很大改善,甚至有些三甲医院专家都叹为观止。十万级净化的病房,各种设施的完善,是十年前不敢想象的,护士的配备也达到了23人。但是,这也只是ICU发展中的一个历程,随着医院进一步的发展,ICU必将随着医院的发展,根深叶茂,蓬勃发展。

砥砺漫漫,必将春华秋实。十年,在人的一生中,是无比重要的岁月,在平谷区医院的历史上,也将会是不朽的阶段,ICU共收治5000多例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厚重的昨天,沉积了砥砺进取、追求卓越、护佑健康,形成了平谷区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文化底蕴。ICU每张病床均按照“生命岛”的模式进行设计,配备各种完善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是目前国内功能配置很强的ICU之一。目前ICU所开展的各项核心技术如呼吸支持技术、循环支持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感染控制技术和营养支持技术等已经逐步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

十年来,ICU已成功抢救重症心源性休克、脓毒症或多脏器功能衰竭合并ARDS、重症肺炎、重症胰腺炎、重症颅脑损伤、肾功能衰竭、重度骨盆骨折或消化道破裂导致的严重失血、休克以及多发伤等危重症患者。

ICU目前开展的主要技术项目:多部位留置深静脉管路,留置PiCCO管路持续心功能及血管外肺水监测,留置Swan-ganz管路持续心功能监测,持续有床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持续颅内压监测,持续心电监测,床边CRRT治疗,快速动脉血气检测,床边气管插管,床边经皮气管切开、经皮胃造瘘、空肠造瘘、床旁盲放螺旋形小肠管,持续镇静镇痛及空肠内营养支持技术,心肺复苏技术等。

ICU的特色治疗:以“床旁、动态、微创、滴定式治疗”为原则,气管镜结合肺部超声、呼吸机阶梯化管理等方案,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住ICU时间、减少院内获得性肺炎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现开展的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测定(PiCCO)技术,可动态观察患者的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全心舒张末期容积、血管外肺水,对各种类型的休克病人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监测和指导作用;已经开展多年的血液净化治疗,救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

十年历程,我们深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未来的发展之路,我们将会面临更大的责任与挑战。我们期待与各个兄弟科室的深入密切的合作,共同推动我院治疗危重患者的水平,为医院的发展、为一方百姓的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供稿:重症医学科 李振良 许红飞  编辑:健康宣传科